张桂容是东北某村的青年团员,工作、学习一贯积极带头。她的丈夫王江,三个月前到山里林区干活去了。在王江走后不久,桂容便被大伙儿选为妇女代表,又当上了妇女主任和卫生委员。这些日子,家里的事全仗着她料理,地里的活也是她顶着干,她还热心带头搞副业生产、群众活动和努力学习文化。可是她婆婆是个旧脑筋,眼看媳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,心里很不满。她想:“现今婆婆都管不得媳妇了,这还像话!”所以她处处都要来难为桂容。有一回,因为村上送公粮,需要很多草袋。副业组把各家的好稻草都买来了,还不够用。桂容准备把自己家的好稻草让出一部分来应急。可是她婆婆宁可拿来烧火,也不愿意卖给他们织草袋,她感到桂容根本没有权利卖稻草。桂容为了不耽误把草袋供应合作社送公粮,就自己作主卖了二百捆。这一来,婆婆对她就更不满意了。牛大婶是个旧式接生婆,她根本不懂什么医药,但为了赚钱,便卖假药、乱给病人扎针,治死了不少小孩。这一次,桂容没收了她的假药,她很生气,便在桂容婆婆的面前讲了桂容一大堆坏话,她是想借桂容婆婆去管教管教桂容,好让她继续卖假药。桂容并没有被她们“管教”住,反把牛大婶教育了一顿。可是,桂容热情地想办法解决牛大婶的实际生活困难,和村支部书记商量好,决定介绍牛大婶到区上去学习新法接生。这一来,牛大婶又打心眼里高兴起来,感到桂容是个好人,决心好好去学习。王江虽然只有二十七八岁,脑子里却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。回到家里听见娘诉说媳妇的不是,就冒起火来,认为这一回非给她来个下马威不可。桂容向他分辩几句,他抓起赶牲口的鞭子就打,不准桂容走出大门,还逼着她要把主任和代表的职位都给退了。桂容当然不能再像过去一样被丈夫踩在脚底下过活,就跟她丈夫讲道理,王江非但不听,反而粗暴地要把她撵出去。桂容忍无可忍,拿了人民政府分给她的土地执照,抱了孩子就准备离开王家。这时,牛大婶和村里的积极分子翠兰来了。翠兰严厉地批评了王江的错误,桂容又把三个月来自己勤俭搞生产管家的账目清清楚楚地报给王江。王江这才明白桂容不但没有靠谁养活,反而把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兴旺了,学文化也有了很大的进步;又看见她搞副业生产给家里买来了许多吃的、用的,没有一样不好。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王江,他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惭愧。婆婆眼看媳妇这样好,也就向桂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,改变了对桂容的看法。桂容用自己的行动教育了丈夫和婆婆,争取了妇女的平等地位,也促进了家庭生活的幸福。
一开始看这个片子就是随便看看,就觉得设定比较新颖。本来以为这部不会有太激烈的情绪,结果主演赵抒音 王琪 布加里 演得很出彩,各种情绪和无助感体现很到位,让我很有共情,一气追完,还忍不住想为它写点东西。
酝酿了很久不知道该怎么写剧评,一直拖着拖到了现在。不过,千言万语到最后也只能说出两个字,那就是“谢谢”。妇女代表作为一部剧情片,整部影片叙事流畅,没有拖泥带水之感,镜头与镜头,场景与场景之间衔接的自然灵活,人物角色是那么丰满形象。
快进走了一集,总体感觉还不错,布景不错,挺用心的,赵抒音 王琪 布加里 的演技,依旧没什么问题,看接下来的走向吧!咳咳,三星半左右吧,对于后面那部分真的是无!语!至!极!啊!
Hi,各位亲爱的观众朋友们,妇女代表已经HD,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:整部中规中矩。毕竟陈西禾 导演的每部作品都能找到闪光点。这部剧的闪光点就是人物细节刻画还可以,剧情到现在还不算偏。
妇女代表真的在做良心剧。从官宣到现在一直很期待这部剧,1953 年终于开播了。圣诞节在电视前等着是对这部剧无限的尊重。确实没让我失望。剧从开头无论配色还是小地方都是良心剧作。看下去
个人看剧还是很挑的,基本看一两集觉得演员剧本一般的都不会看下去。有的基本连看都不会看,毕竟脑残剧一大堆,一看名字,演员,题材,基本都知道是烂剧。(懂得都懂)咱看完妇女代表,之后确实剧荒了。要是有啥推荐可以留言。先说说这部剧妇女代表吧。的确超出了我的预期,不论是从剧本,台词,演员的演技(部分女演员不算,太生硬,感情太过),毕竟女演员的通病,基本都会感情处理太用力,可以理解。不过瑕不掩瑜。每一集都跟看电影一般,画面着实喜欢。
对这次陈西禾 导演的作品挺满意,结构更完整,而且首尾呼应,点题很好,真的很不错,演员也很讨喜。这评分真的有点低了,太多人为黑而黑,我觉得值7.0-7.2,所以我打5分来抵消一些恶意低分。
妇女代表这部本来给两分,改成一分吧。这种剧评就是很主观,我写的是我的感受为啥都要强迫人给你们高分呢?不喜欢这个不行么?一个明星,谁都不能保证每个剧都是5分,总会有好有差,这很正常,为啥不好的剧不能打低分?看出问题才能有进步,期待下一个剧会更好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