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日战争时期,海门的一个小镇上。自从几年前日本人从东边的海边上了岸,江海平原便落入了铁蹄之下。镖师林百顺一家因躲避鬼子杀戮而逃到了通州的濠河边上安家落户,他们与李铜匠的渔船毗邻,在白色恐怖下战战兢兢地苦熬着。濠河是一条远近闻名的千年护城河,河两岸商贾云集,店铺林立,是日本人掠夺华东物资的重镇。人们战战兢兢地过着日子。而濠河边上的女人们就更加苦不堪言了。 林百顺因为不愿意给日本人挑水,活活地被刺刀挑死在河边上。他女人苦的死去活来。女儿水芹没有办法,只好挎着篮子当街叫卖烧饼,好几次险些被日军侮辱,幸得妓女惠姑娘相救。惠姑娘原来是城里首屈一指的漂亮女人,因为日本人烧了她家房子,杀死她爹娘,为了买棺材葬父母,落入窑子,后因得了脏病被老鸨赶了出来,在濠河边上搭了个披棚当野鸡,日子过得很苦。可她和大家不一样,别的女孩子见了日本人就逃,她总是迎上去,因此被徽州来的女佣施家姐姐骂作下贱货。施家姐姐也是苦人家出生,新婚丈夫在南城门口因为不愿意给日本人鞠躬,被一枪打死。徽州老板见她可怜,让她到会馆当女佣,因为生性玲珑,倒也混的过去,人也渐渐势利起来。所以惠姑娘等下等人自然不在她眼里。林百顺的女人不愿意女儿抛头露面,自己去有钱人家挑水糊口,不料撞见伪保长他爹调戏女眷,老家伙先下手为强,放出风来,说百顺女人偷了他家三十块大洋。城里人一听,自然不敢再让她去挑水。娘和姐姐断了生路,十二岁的儿子狗子去日本人的纱厂做童工,一天清晨,被当作小游击队员死在日本鬼子枪下。铜匠的女人见百顺家可怜,把孤儿寡母接到他们船上住。水芹常见铜匠伯伯和一女学生来往,一直不解,直到一天晚上,女学生被鬼子追赶,躲到船上,才知道她是新四军的地下联络员,她和铜匠来往是为新四军暗地里收集废铜烂铁造子弹。保长他爸看中了水芹,提出让她抵债到家里作捂脚丫头,百顺女人当场拒绝。保长便出坏主意让日本人抓水芹去做慰安妇,危急时刻,惠姑娘挺身而出。女学生被惠姑娘感动,带人深入虎穴,救出惠姑娘。日军发现,全城搜捕,目的是想把地下党一网打尽。在铜匠和百顺女人、施家姐姐、水芹等人的帮助下,惠姑娘逃出虎口。星夜,女学生和城外的游击队联络,一船受苦受难的女人在迷雾中驶向远方,投奔已是解放区的苏北根据地……
一开始看这个片子就是随便看看,就觉得设定比较新颖。本来以为这部不会有太激烈的情绪,结果主演于慧 蒋婧 徐小健 演得很出彩,各种情绪和无助感体现很到位,让我很有共情,一气追完,还忍不住想为它写点东西。
酝酿了很久不知道该怎么写剧评,一直拖着拖到了现在。不过,千言万语到最后也只能说出两个字,那就是“谢谢”。濠河边上的女人作为一部剧情片,整部影片叙事流畅,没有拖泥带水之感,镜头与镜头,场景与场景之间衔接的自然灵活,人物角色是那么丰满形象。
快进走了一集,总体感觉还不错,布景不错,挺用心的,于慧 蒋婧 徐小健 的演技,依旧没什么问题,看接下来的走向吧!咳咳,三星半左右吧,对于后面那部分真的是无!语!至!极!啊!
Hi,各位亲爱的观众朋友们,濠河边上的女人已经更新HD国语,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:整部中规中矩。毕竟李作楠 导演的每部作品都能找到闪光点。这部剧的闪光点就是人物细节刻画还可以,剧情到现在还不算偏。
濠河边上的女人真的在做良心剧。从官宣到现在一直很期待这部剧,2009 年终于开播了。圣诞节在电视前等着是对这部剧无限的尊重。确实没让我失望。剧从开头无论配色还是小地方都是良心剧作。看下去
个人看剧还是很挑的,基本看一两集觉得演员剧本一般的都不会看下去。有的基本连看都不会看,毕竟脑残剧一大堆,一看名字,演员,题材,基本都知道是烂剧。(懂得都懂)咱看完濠河边上的女人,之后确实剧荒了。要是有啥推荐可以留言。先说说这部剧濠河边上的女人吧。的确超出了我的预期,不论是从剧本,台词,演员的演技(部分女演员不算,太生硬,感情太过),毕竟女演员的通病,基本都会感情处理太用力,可以理解。不过瑕不掩瑜。每一集都跟看电影一般,画面着实喜欢。
对这次李作楠 导演的作品挺满意,结构更完整,而且首尾呼应,点题很好,真的很不错,演员也很讨喜。这评分真的有点低了,太多人为黑而黑,我觉得值7.0-7.2,所以我打5分来抵消一些恶意低分。
濠河边上的女人这部本来给两分,改成一分吧。这种剧评就是很主观,我写的是我的感受为啥都要强迫人给你们高分呢?不喜欢这个不行么?一个明星,谁都不能保证每个剧都是5分,总会有好有差,这很正常,为啥不好的剧不能打低分?看出问题才能有进步,期待下一个剧会更好吧。